新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工动态 > 正文

新工动态

新工动态

行走的思政课 | 跟随新工院教师的脚步探访“共和国军垦第一城”

发布日期:2025-08-08点击: 发布人:

说起第八师石河子市

它有很多的名片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而其中最为响亮的

就是

共和国军垦第一城

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亲切接见知青,并发表了“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重要讲话;

诗人艾青透过这里,看见了共和国的成长,写下了“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的诗句;

这里曾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如今却矗立着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城市,在沙漠戈壁边流光溢彩。

这座被誉为“戈壁明珠”的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是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设的军垦名城。

石河子到底藏着多少思政密码?

震撼远不止这些!

跟着新疆工业学院“行走的思政课”

第二实践团25名教师的脚步,

7天时间、4000公里

深入团场连队、工厂企业、红色教育基地……

用心感悟兵团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兵团精神传承地

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底气和力量源泉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用炮弹壳制成的大号坎土曼、一件缝有296块补丁的军大衣、锈迹斑斑的马灯……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一件件实物,无声诉说着兵团人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令人为之动容。

走进军垦第一连,教师们沉浸式体验拉犁、打铁、打土块等老一代兵团人的生产生活,直观感受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艰苦岁月,感悟兵团精神的深刻内涵。

教师们围在“地窝子”复原场景前,指尖抚过土墙裂缝,仿佛能听见当年战士们“一把锄头一支枪,屯垦戍边保家乡”的呐喊。

“这坎土曼的豁口、水袋的补丁,都是当年军垦战士们与戈壁较劲的印记啊!”一位新进教师凑近观察,拿出手机拍下这些细节,打算放进自己的思政课件。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石河子,那么她定是一抹耀眼的兵团红。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已成为石河子人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

军垦城市、军垦文化、兵团精神,这些红色基因铸就了石河子市军垦名城的魅力,也赋予了兵团人兴疆固边的动力。

兵团实力展示地

感受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引领力

“天山脚下创伟业、戈壁荒滩建新城。”

1949年,刚解放的新疆工业总产值不足亿元。为改变新疆经济落后面貌,军垦战士节衣缩食,创办了新疆第一批现代工业企业,纺出了新疆的第一缕纱、织出了新疆的第一匹布、榨出了新疆的第一块方糖。这片年轻的土地从此打开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在八一棉纺厂军垦工业风貌展示区,依稀可见渗入地面的机油,看着摆放整齐的纺织机器,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仿佛置身于《军垦战歌》影片中“拉起劳动的双手,化戈壁为绿洲”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同八一棉纺厂一样,曾经的兵团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红山嘴电厂,如今也转变为红山1958文旅小镇,成为承载军垦记忆、传承兵团精神的文化标识。在那里,教师们聆听着《一本党费证》《一群老兵的故事》《一面旗的故事》……

小城虽小,却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所“211”和“双一流”大学——石河子大学,还有兵团直属综合性科研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诗人艾青在石河子度过了他难忘的人生岁月,作家易中天的文学生命曾在这片热土悄然绽放,诗人杨牧在这里以军垦生活为题材创作了400万字的诗集。2017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石河子市“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

在兵团精神的引领下,这座年轻的城形成了独特的军垦文化、红色文化,如甘霖般滋养着一方热土。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第八师石河子市并提出殷切期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教师们先后来到第八师143团的棉田和桃园里,感受着科技赋能兵团现代农业的创新实践,体悟着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脑海中浮现艾青诗歌中“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你说它是乡村,却有许多工厂”场景,这或许就是共和国军垦名城的特色与魅力。

如今的石河子,采棉机、北斗导航、无人机等高新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建立起了以棉花、酿酒葡萄、番茄等为主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推广使用高新技术为农业提质增效。

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蘑菇湖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基地,5000多亩的棉田连成一片,不见一处水渠。智慧灌溉系统、空中无人机、地面监测仪器、地下传感器等多种装备遍布田间地头,只需一部手机远程操作,就能全面监测基地的实时土壤温度、湿度、肥力等关键数据,实现匀水匀肥等田间管理工作。

从1950年军垦战士拉动戈壁荒原第一犁的“人拉肩扛”到现代科技赋能的“云端种田”,再到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实力担当、军垦文化的凝练传承,教师们在历史与现实、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中,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时代答卷。

“原来思政课的素材,就藏在石河子的每寸土地里。” 一位老师在笔记中写下感悟。

行走在共和国军垦第一城这片热土

眼眸看到的不只是军垦记忆

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戈壁明珠

更是几代兵团人用脚步丈量荒原的热血实践

我要将这份感悟与收获

带回校园、融入课堂......

 

(文/图:阿曼妮萨  景珮瑶  李熙美  雷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