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邀请函|第一届新疆矿冶科技绿色智能发展学术交流会暨新疆工业学院首届北京援疆产教融合论坛——丝路矿业·绿色共赢

发布日期:2025-08-30点击: 发布人:

各有关单位:

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物质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以及推动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区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我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新疆正积极推进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和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稳步转型。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南疆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多分布于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亟须通过科技创新破解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同难题,推动矿冶产业链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为服务国家资源安全保障战略需求,破解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关键难题,新疆工业学院应运而生。该校立足南疆、面向新疆、辐射西部,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矿业能源为特色,工、理、管、经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大学。新疆工业学院由中南大学牵头,联合全国31所高水平高校“组团式”支援建设,该学院在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与区域特色。作为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建高校,新疆工业学院始终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教新质生产力驱动新疆特色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矿产资源绿色化、智能化开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工业学院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拟于2025年9月26日至28日新疆和田举办“第一届新疆矿冶科技绿色智能发展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新质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聚焦矿冶科技前沿与产业实践,旨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会议诚挚邀请全国从事地矿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人员等踊跃参会,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共同推进矿冶科技绿色智能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新质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

二、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9月26-28日(26日全天报到、27-28日会议交流)

会议地点:新疆工业学院(新疆和田地区和田新城黄河路1号)

三、会议形式

本次学术活动采用“1+6”的模式举办,即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

六个分论坛为:

(1)学科交叉论坛—矿冶过程计算模拟与智能化主题论坛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论坛

(3)智能采矿与低碳选矿论坛

(4)绿色冶金与材料加工论坛

(5)新疆工业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

(6)新疆工业学院首届北京援疆产教融合论坛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新疆工业学院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

(二)承办单位

新疆工业学院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冶过程计算与模拟仿真专业委员会

北京援疆产业发展中心

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田分中心

低碳有色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田分中心

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研发中心

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

(三)支持单位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长安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石河子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新疆西昆仑有色金属实验室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非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境部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启迪之星(和田)孵化器有限公司

增加中......

(四)支持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地球科学(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中、英文版)》《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有色金属(冶炼部分)》《MetaResource》......

五、大会组委会

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政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中伟

副主任委员:(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池汝安、徐盛明、包申旭、陈爱良、陈建华、陈禄政、陈 攀、崔鑫炜、邓久帅、高志勇、桂夏辉、高鹏、何桂春、韩桂洪、李奇维、刘芳洋、鲁 义、马保中、马 晶、毛先成、裴 勇、冉进财、宋玉财、史帅星、谭静强、王成彦、王成行、温建康、徐龙华、谢桂青、项 力、杨华明、姚强岭、曾德文、郑俊超、周子龙、朱阳戈

委 员:(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泽宇、陈攀、董 良、付乐兵、丰奇成、龚 露、郭振威、葛云峰、胡文吉豪、韩海生、焦 芬、芦安洋、刘文刚、刘旭恒、李 斌、李长冬、李帝铨、李文娟、李小号、李书钦、苏玉平、王 核、王静懿、王连训、王梦玺、谢 磊、邢爱国、阎 斌、杨高学、杨闻帅、姚卓森、余新阳、张嘉文、张晨阳、张 峰、张 文、赵 程、郑婷婷、周琦深、翟玉庆、张 博

组织委员会

主席:

沈政昌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赵中伟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贾明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理事长

执行主席:

李景彬 新疆工业学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

胡文吉豪 中南大学教授、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田分中心主任

张晨阳 中南大学教授、新疆工业学院科技处处长

曾 红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发展部副主任

刘旭恒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秘书长:

高焕芝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副秘书长:(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贾振玲、赵 欣、张 明、李文娟、葛云峰、彭洪阁、邵延海、唐朝波、赵 桐、刘晓鸿、田兆君、赵 飞、钱晓龙、吴 戈、魏晓敏、刘成基、李文娟、孙敬礼、湛 菁

委员:(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杨为玥、邹文田、曹恩豪、廖 康、杨元富、曾庆璐、霍 畅、李启坤、陆大顺、马富龙、宋 浩、沈怀山、苏冬梅、申子平、张松涛、陈志文、陈慧敏、刘 闯、姚淑一、陈志文、李 倩、史彩霞、付松、庞月明、开梦丹

拟出席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1.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沈政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中南大学                                      赵中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武汉工程大学                              池汝安  教授

4.  清华大学                                      徐盛明  教授

5.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温建康  教授级高工

6.  北京科技大学                              王成彦  教授

7.  北京科技大学                              马保中  副院长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杨华明  教授

9.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朱阳戈  所长

10.  昆明理工大学                              陈禄政  教授

11.  中国矿业大学                              桂夏辉  部长

12.  中南大学                                      高志勇  教授

13.  中南大学                                      郑俊超  教授

14.  中南大学                                      刘芳洋  教授

15.  中南大学                                      陈爱良  副院长

16.  中南大学                                      周子龙  院长

17.  中南大学                                      谭静强  副院长

18.  东北大学                                      高    鹏  副院长

19.  中国矿业大学                              姚强岭  副院长

20.  中国矿业大学                              戚绪尧  副院长

2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邓久帅  副院长(主持工作)

22.  河北地质大学                              宋玉财  副校长

23.  新疆工程学院                              冉进财  副校长

24.  湘潭大学                                      裴    勇  院长

25. 上海交通大学                               邢爱国  教授

26.  同济大学                                      赵    程  教授

27.  华东师范大学                              郑婷婷  教授

28.  中南大学                                      韩海生  教授

29.  中南大学                                      孙    备  教授

30.  中南大学                                      曾德文  教授

31.  中南大学                                      毛先成  教授

32.  中南大学                                      张晨阳  教授

33.  中南大学                                      谢    磊  教授

34.  中南大学                                      陈泽宇  教授

35.  中南大学                                      王接喜  教授

36.  中南大学                                      焦    芬  教授

37.  中南大学                                      刘旭恒  教授

38.  东南大学                                      翟玉庆  教授

39.  东南大学                                      何洁月  教授

40.  东南大学                                      张嘉文  研究员

41.  东南大学                                      项    力  副教授

42.  东南大学                                      吴    戈  副研究员

43.  东北大学                                      刘文刚  教授

44.  东北大学                                      孙永升  教授

45.  东北大学                                      芦安洋  副教授

46.  吉林大学                                      张    文  教授

47.  四川大学                                      陈    攀  教授

48.  四川大学                                      阎    斌  教授

49. 暨南大学                                      姚佳峰  教授

50. 西北工业大学                              董云卫  教授

5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魏晓敏  讲师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刘成基  讲师

53. 华北电力大学                              张祥宇  教授

54. 北京邮电大学                              刘晓鸿  副教授

55. 中国矿业大学                              董    良  教授

56. 中国矿业大学                              张    博  教授

5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奇维  教授

5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姚卓森  教授

5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连训  教授

6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长冬  教授

6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    峰  教授

6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付乐兵  副教授

6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谢桂青  教授

6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龚    露  教授

65. 长安大学                                      王梦玺  教授

66. 长安大学                                      杨高学  教授

67. 郑州大学                                      韩桂洪  教授

68. 郑州大学                                      杨闻帅  教授

69. 郑州大学                                      崔鑫炜  教授

70. 昆明理工大学                              丰奇成  教授

71. 湖南科技大学                              鲁    义  教授

72. 西南石油大学                              王静懿  教授

73. 西南科技大学                              徐龙华  部长

74.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史帅星  教授级高工

75.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曾    红  副主任

76.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文娟  教授级高工

77.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    核  研究员

78. 广东省科学院                              王成行  教授级高工

79.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  李书钦  主任

80. 武汉理工大学                               包申旭  院长

81. 江西理工大学                               何桂春  院长

82. 增加中......

六、征文要求

1.凡符合会议征文范围、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全文或摘要均可投稿;

2.每篇论文在5000字以内为宜,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手机号码,并附中英文题目、摘要、作者简介及图表题注(论文格式见附件);

3.参会代表可自愿提交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提交网址:

https://member.nfsoc.org.cn:8888/conf/131

4.论文全文或摘要截止日期:2025年9月10日

会议将编制电子版《第一届新疆矿冶科技绿色智能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论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费。论文经评审后,推荐至以下期刊发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等核心期刊。欢迎全国有色行业科技工作者针对征文主题积极投稿并参加会议,共同研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享最新学术成果。

5.征文范围:

(1)矿冶过程计算模拟与智能化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3)智能采矿与低碳选矿

(4)绿色冶金与材料加工

七、招商招展

大会主要以“新质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对行业有关单位获奖科技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进行推广与宣传展示;对有关支持单位进行企业宣传,形式以平面展板为主。诚邀各类参展展示、宣传推广等,欢迎垂询!有意参展的单位请与会务组联系。

八、会议注册

1.会议注册网址:

https://member.nfsoc.org.cn:8888/conf/131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2.会议费用:

会议收取一定的参会费用,学生代表1000元/人,一般代表1500元/人,主要用于会议论文评审、会议论文集的编撰、专家报告等。

3.参会费请汇款至:

开户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百万庄支行

银行账户:0200 0014 0901 4413 573

备注:汇款时请注明“新疆矿冶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4.住宿特别提醒:因房间有限,需要住宿请尽快联系。

酒店名称

联系人

和田新城玺田酒店

杨元富:18899280352

和田新城五棵松宾馆

霍畅:18242873986

九、分论坛设置

1. 学科交叉论坛—矿冶过程计算模拟与智能化论坛

分会主席:陈建华、曾 红、史帅星、张晨阳、李小号、翟玉庆、刘文刚、邓久帅、李书钦、丰奇成

分会秘书长:吴 戈 13813860053

分会秘书:

邹文田 15251895639 wtzou@xjut.edu.cn

廖 康 13270881677 419344228@qq.com

曹恩豪 19800215325 caoenhao@xjut.edu.cn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论坛

分会主席:赵军红、赵新福、苏玉平、李 斌、李帝铨、郭振威

分会秘书长:葛云峰 13554442358

分会秘书:

霍 畅 18242873986 20241014@xjut.edu.cn

沈怀山 13045058169 20241106@xjut.edu.cn

3.智能采矿与低碳选矿论坛

分会主席:冉进财、周子龙、陈禄政、朱阳戈、高志勇、桂夏辉、徐龙华、韩桂洪、姚强岭、韩海生、鲁 义、焦 芬、孙永升、张 博

分会秘书长:

彭洪阁 13951350219 hgpeng@cumt.edu.cn

邵延海 15208716867 shaoyanhai@kust.edu.cn

田兆君 13786283571 tzhjcumt@vip.qq.com

分会秘书:

张松涛 15128015365 1113572898@qq.com

陈志文 17881167054 chenzhiwen199710@163.com

陈慧敏 15578822501 1092808559@qq.com

4. 绿色冶金与材料加工论坛

分会主席:杨华明、王接喜、马保中、刘芳洋、郑俊超、王接喜、胡文吉豪、李文娟、谢 磊、龚 露、杨闻帅、阎 斌、王静懿、张嘉文、陈泽宇、高 鹏、董 良、刘旭恒、周琦深

分会秘书长:李文娟 13581974426

分会秘书:

李启坤 18899280675 liqikun@xjut.edu.cn

刘 闯 19192062832 liu921_2022@qq.com

姚淑一 15309963009 ys111201@126.com

5.新疆工业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

分会主席:黄明勇、贾振玲、邓荣群

分会秘书长:贾振玲 13999328833

分会秘书:

孙敬礼 15886935486 420268417@qq.com

马富龙 18799909496

xgymfl@163.com

6.新疆工业学院首届北京援疆产教融合论坛

分会主席:

侯志军、赵 欣、张俊生、赵想安

分会秘书长:

赵 欣 18699331195

王 潇 18699115171

分会秘书:

李 倩 18199998202 20241117@xjut.edu.cn

史彩霞 15199257255 20241153@xjut.edu.cn

十、日程安排

十一、联系方式

大会联系人:

高焕芝 13811402047

张晨阳 15573156566

学科交叉论坛—矿冶过程计算模拟与智能化论坛联系人:

李小号 18240734505

曾 红 13621061703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论坛联系人:

苏玉平 13349837331

李 斌 18007489630

智能采矿与低碳选矿论坛联系人:

彭洪阁 13951350219

邵延海 15208716867

绿色冶金与材料加工论坛联系人:

唐朝波 13875802550

胡文吉豪 15874096846

新疆工业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联系人:

贾振玲 13999328833

孙敬礼 15886935486

新疆工业学院首届北京援疆产教融合论坛联系人:

赵 欣 18699331195

王 潇 18699115171

会议期间需要帮助,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