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校党委书记孙桂香以“传承初心使命 发扬时代精神 共同书写‘新时代西北联大’的崭新篇章”为题,用鲜活的故事、深刻的思考,为2025级首批学子、青年教师及思政课教师注入精神力量、指明奋进方向。

“把青春种在风沙里,长出来的是担当”孙桂香以这句青年寄语开场,围绕“从历史与精神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新时代西北联大’的生动实践”“争做新时代边疆建设的‘追光者’”三个方面,讲述了新疆工业学院传承精神,践行使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破土而生,开启书写着教育强国、教育强区、教育强兵团的生动实践,为新生了解新疆、兵团和扎根边疆、服务边疆勾勒出清晰路径。
结合历史故事、生动案例和个人感悟,孙桂香从西南联大的精神遗产与时代启示,到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刻阐述了四种精神高度契合的精神内核——对国家的绝对忠诚、对使命的坚定担当、对困难的无畏抗争、对事业的求真务实;分享了新疆工业学院艰苦卓绝的筹建历程和卓有成效的建设成果,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奇迹,实现从“0”到“1”的蜕变,把一片荒漠蝶变成美丽校园。鼓励大家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在困境中坚守理想、于责任中践行担当,努力成为一名知疆、爱疆、兴疆、建疆的新工科人才。

孙桂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要求寄语全体新生,并勉励青年学子要争做“精神传承者”,铸牢新时代边疆建设的信仰之基;争做“知识探索者”,做足新时代边疆建设的本领储备;争做“边疆建设者”,勇担新时代边疆建设的职责使命;争做“未来开拓者”,谱写新时代边疆建设的青春华章;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边疆建设的“追光者”。
课程最后,孙桂香号召全体师生牢记“工铸昆仑,育润万方”的校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边疆发展紧密结合,在新时代边疆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新疆工业学院“新时代西北联大”的壮丽篇章。
思政课在师生齐唱校歌《昆仑山下》的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洋说:“孙书记以西南联大精神和兵团精神为引领,阐述了新疆工业学院的使命与愿景,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既要继承宝贵的精神遗产、传承红色基因,更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边疆的建设者以及未来的开拓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工铸昆仑,育润万方’的校训,为边疆繁荣稳定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王士骁说:“思政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新疆工业学院本身就是精神传承和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的新工青年,以心系家国的情怀、担当使命的行动、放眼未来的远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机电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蒙尚云说:“在新疆这片承载着历史荣光与未来希望的土地上,我会以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为指引,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锤炼不畏艰难的品质,让智能智造赋能南疆产业发展,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刘哲琦说:“孙老师讲授的思政第一课令我久久不能平息,我深刻认识到兵团精神是我们新工学子的‘根’和‘魂’,红色基因应该成为我们的鲜明底色;未来四年,我将从四种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用数字赋能未来,为南疆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文:李硕 图:朱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