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工要闻 > 正文

新工要闻

最新更新

新工要闻

揭牌“现场教学基地”,共商边疆教育发展大计——南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新疆工业学院举行

发布日期:2025-09-21点击: 发布人:

9月19日,南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新疆工业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新疆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桂香出席并致辞,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新疆政法学院、31所对口援建高校代表、一线教师等280余人共同参加论坛学习。

本次论坛立足南疆区域特色与发展需求,紧扣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来自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等各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南疆,围绕新工科建设、数智教育转型、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治理体系改革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以“交流经验、凝聚共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为目标,为南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起跨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在边疆地区落地生根。

新疆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桂香在致辞中表示,南疆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知疆、爱疆、兴疆、建疆”人才、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论坛的举办,既是对南疆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未来创新路径的深度谋划。

论坛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与孙桂香共同为“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现场教学基地”揭牌。这一基地的设立,将为南疆高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标志着南疆高等教育与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接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马陆亭以《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考》为题,从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创新—产业—产品链条逻辑,指出西部地区高校需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摒弃同质化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创特色、重内涵、上水平。强调要紧扣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适配机制,建立科技发展与国家战略牵引的学科调整模式,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强化办学特色,为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

天津大学教授、机械学院副院长康荣杰作《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他系统梳理当前地方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科融合不足、工程实践薄弱、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课程—平台—项目”三位一体的新工科实践创新体系。介绍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通过“121”方案构建高端装备人才培养路径,以多学科交叉项目式课程、产学研融合平台为抓手,结合“设计与建造”进阶式项目课程,打通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为南疆新工科人才培育提供可复制的“天大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治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富可以《数智时代下的教育教学转型路径及实践》为题,提出信息化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自我革命”的关键突破口,强调高校需以数智化改革为核心,破解“信息孤岛”“数据孤岛”难题,重构教学场景与管理体系。提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通过数字基座建设支撑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数智技术真正赋能教学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实现。

新疆工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景彬作《从需求出发向未来而行——南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工实践与思考》报告。他介绍新疆工业学院在31所支援高校“1+11+19”援建矩阵支撑下,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开展深度合作的实践成果。具体包括推进本科生联合培养、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打造“厚基础、重实践、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办学基础,为南疆高校借力外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提供“新工样本”。

宁夏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志科以《综合改革是宁夏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题,分享宁夏大学通过突破性人才引育机制改革,实施“特别推荐”职称评审、优化博士引进流程,有效推动国家级人才增长;通过“扁平化”“大部制”改革精简行政岗位,释放教学科研活力;通过升级科技创新体系,获批自治区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现科研经费与成果双提升的改革经验,为南疆高校破解发展瓶颈、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胜全作《数智赋能教育新生态——新疆大学三位一体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报告,他介绍新疆大学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指引下,依托国产大模型技术构建“平台支撑—专业融合—课程创新”三位一体智慧教育生态。重点讲解“智小新”平台在智能备课、个性化学习、教学管理等场景的应用,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智能数据统计助力工程教育认证,同时推进13个学科门类、87个本科专业的AI+升级,打造“数字丝路”教育范式,为自治区高校数智化转型提供示范。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天津大学教授胡绳荪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教学改革》为题,他指出在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工科教育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未来发展,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专业建设全流程。强调要规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质量监控,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推动中国高等工科教育从“大”向“强”“优”跨越,为南疆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正行作《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趋势》报告,他解读人工智能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能力升级的演进逻辑,指出AI已全面迈向大模型驱动的系统创新时期,为产业变革与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结合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实践,分析AI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强调南疆高校需把握技术变革机遇,推进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育“AI+X”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助力边疆教育抢占数智时代发展先机。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南疆高等教育搭建了跨区域交流合作的桥梁,更凝聚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边疆振兴”的共识。与会者一致认为,南疆高等教育要立足区位优势、紧扣国家战略,在新工科建设、数智教育转型、产教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培养更多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图/文:贾延)